
走進金普新區七頂山街道后海村,一股濃郁的鄉村氣息撲面而來。大連市現代青年農場主、金普新區高素質農民經營管理班學員文少,從小就生長在這個小山村。如今,他身為后海村的治保主任,作為一名高素質農民,他一心為民辦實事,與900名村民擰成一股繩,走出一條新時期鄉村振興發展的致富路,他的“櫻惠試驗田”在當地也是家喻戶曉。
一、返鄉創業,建立“櫻惠試驗田”
“80后”的文少,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暢想著外面的世界,畢業后他就去城市里找了一份工作。期間,他深深體會到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要求高。每逢節假日,他回到鄉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站在山崗上看著漫山花開,卻讓他心生歡喜??紤]到父母年邁需要有人照料,家里的30畝地也要打理,便決定辭職回鄉。那段時間,他跟著父母,學著父母干活的樣子,早出晚歸的忙碌著農活,自己抽空就利用網絡學習各種農業技術。
一次偶然的機會,文少得知村委會缺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就去應聘,沒想到村里特別歡迎年輕人的加入?!叭绾文芊蘸么迕??又兼顧提高自家的土地附加值,更有效的管理?”深思熟慮后,文少將30畝地縮減到10余畝,將其打造成“櫻惠試驗田”,種植多個新品種的大櫻桃。夏天烈日當空,冬季寒風刺骨,從沒喊過苦喊過累。從剪枝,到除草、病蟲防治、田間管理等,他都認真觀察記錄,遇到棘手的困難總不恥下問,他把最好的知識學到手,再把最好的技術惠及到每一個老百姓。面對村委會的工作,他更是百倍珍惜,努力做好鄉村振興的領路人,當好村民致富的領頭雁,帶頭攻堅克難,全心為民辦實事,全力搞活集體經濟,積極為貧困村民、老人等特殊群體打通大櫻桃銷售渠道。
二、科技普及,為民傳播致富信息
文少知道現在的農業不再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了,沒有文化知識,不懂科學技術肯定不行,為改變這一狀況,他不僅關注自身知識水平和技能的提升,申請加入大連市創新創業青年培育班學習,與眾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交流探討;同時宣傳動員60余名村民一道參加由金州農廣校組織的金普新區高素質農民培訓班學習,帶領村民到鄰近的涉農街道學習大櫻桃種植技術?!艾F在搞農業,不再只是傳統的種地,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都要著手,通過多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蔽纳僬f,后海村土地面積3800多畝,主要種植大櫻桃。為此,他不定期的組織村民走進自己的試驗田,向他們傳授大櫻桃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
每年中央一號文件一出臺,文少就邀請專家學者向居民組長、種植大戶、村民代表解讀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區各級關于“三農”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結合后海村支柱產業發展進行研討,針對獨居、孤寡、高齡、重病、經濟特困等群體制定“手牽手”幫扶措施。在日常走訪與村民的接觸交流中,文少不但把國家的富民惠民政策、致富信息向村民們闡釋,也把科技種植和法律常識傳遞給他們,真正把好事辦到村民家門口。據了解,后海村人均年收入已由最初的幾千元,增長到目前的3萬元。2018年,文少被評為“大連金普新區百姓學習之星”。
三、踐行使命,疫情防控勇于擔當
“3.14”大連疫情發生后,文少始終沖在一線,踐行使命,勇挑重擔,作為村里防疫負責人,在接到上級通知后,文少迅速反應,堅持群防群治,積極發動群眾,立即召集村民志愿者,成立了60人的疫情防控志愿隊。同時,安排布置分工,他帶領志愿者在村里主干道設立防疫卡口,對出入車輛和人員進行認真核對登記;疫情防控信息摸排是關鍵,扎實落實各項疫情防控、管控措施,對全村進行地毯式摸排,確保不漏一戶一人,全面強化轄區人員流動情況排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核酸采樣,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為保證村民日常生活,購買、分發生活物資,運送生活垃圾,每日的道路消殺也都有序開展;正值暖棚櫻桃上市時間,主動幫村民辦理車輛通行證,對接采購信息,特事特辦。
一輪輪的核酸檢測、成百上千條的流調信息核實、扎實細致的檔案整理、及時準確的各種信息匯總上報等,一件件事情的落實、一個個電話的回訪,他一直吃住在村委會。辦公室里的一張硬沙發是他實在挺不住了,瞇上一會兒的“最好港灣”;超負荷的工作使他疲憊不堪,但他始終堅守著,全力硬撐著;一桶桶泡面,則是他的能量“加油站”。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得到了領導、同事、村民們的高度贊譽和充分肯定。